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黄天之世 > 第六百零一章:烽火连天
    初平二年(191年),七月。

    中原对峙的局面出现在今年的一月,到现在已经过了五个月的时间,

    六个月的时间,刚到半年,这个时间并不算长。

    但是六个月的时间,中原的局势却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许安于凉州定鼎,安抚了一众羌胡部落,抵达了晋阳不久,中原群雄之间的搏杀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六个月来,中原的纷争几乎一刻都未有停息过。

    初平二年,三月七日。

    经历了初阵战败的兖州军再度被集合了起来。

    两万兖州军在兖州刺史陈群的带领下,向围困济北国治所卢县的泰山黄巾军再度发起了进攻。

    泰山黄巾军陈兵十数万于卢县城南,陈群领兖州军于西,双方列阵于原野之上展开大战。

    两军激战多日,泰山黄巾军连连失利。

    陈群麾下的兖州兵,有不少是孙坚留下的豫州精锐,曾经跟随过孙坚一路南征北战。

    孙坚将这些军兵留给陈群,一开始是为了戒备北方的袁绍,但是没有想到,袁绍没有先打过来,反倒是盘踞在泰山的黄巾军先攻了过来。

    泰山黄巾成分复杂,是由兖、青、徐、豫四州没有跟上大部队迁移的黄巾军组成。

    许安没有办法管控泰山黄巾军,当初为了掩护四州黄巾起事,千里转移,四州太平道的鹰狼卫几乎都走到了台前,这也导致现在鹰狼卫在四州的力量空前虚弱。

    泰山郡内,属于鹰狼卫的卫所只有一所,整个泰山鹰卫一共只有七人。

    许安现在和泰山黄巾军的联络因为道路的遥远和各地的诸侯的封锁,几乎是零。

    泰山黄巾军现在的首领名为卢盛,曾经是豫州葛陂黄巾军军中的军司马,跟随纪昂。

    但是在前往青州平原郡时,遭遇了豫州军的阻截,虽然最后取胜,但是卢盛却是身负重伤。

    黄巾军中医疗条件极为简陋,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卢盛和其余的伤兵,还有十余名黄巾军的军卒被留在了山中。

    浑浑噩噩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卢盛身上的伤口都结了痂,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但是这个时候,大部队已经远去。

    经过了数次的长途跋涉,但是他们却离大部队越来越远,各郡的官兵都在围追堵截他们。

    卢盛带领着麾下的数十名军兵,一路北上从鲁国进入了泰山郡。

    沿路没有跟上大部队的黄巾军也越来越多,他们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滞留了下来。

    数十万的人转移,实在是难以面面俱到。

    卢盛收拢了这些黄巾军,部队也慢慢的扩大。

    而这个时候,四州黄巾军主力渡过了黄河的消息传来,卢盛也明白了他们已经没有希望跟上大部队了。

    不过卢盛并没有放弃,因为那个时候,跟随在他麾下的人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这五万人,有老有弱,有长有幼,他不能放弃。

    于是卢盛便在泰山郡和琅琊国的交界处盘踞了下来。

    四州黄巾军的主力离开,这时四州的汉军也随之展开了清剿。

    卢盛的名声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围剿之下越来越响亮,四州的绝大部分黄巾军高层几乎都加入了四州黄巾军的转移队伍,滞留在各地的黄巾军群龙无首,卢盛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微薄的希望。

    再然后,越来越多的人投奔卢盛。

    卢盛麾下也聚集了十余万人。

    卢盛盘踞在山区,汉军难以剿灭,经历了数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臧霸不愿意损耗麾下实力,于是统领徐州军按兵不动,而兖州军看到徐州军按兵不动,也不想做那个出头之鸟。

    四州黄巾军的残部就这样顺理成章的保了下来,甚至还不断的发展壮大。

    之后发生的一切就很简单了,当孙坚北伐兖州之时,鹰卫的缇骑适时送来了消息,也让卢盛看到了机会。

    卢盛趁机率领麾下的黄巾军大举进攻泰山郡,驻守在泰山郡的汉军一共只有两千人,卢盛长时间在泰山山区内活动,之前几次大规模的进攻也是针对徐州,没有针对兖州,所以他们有些懈怠。

    正因为懈怠,正因为军力稀少,所以泰山郡毫无悬念的被卢盛所攻下。

    这个时候的兖州却是一片混乱,泰山郡就在这种情况被卢盛堂而皇之,轻而易举的占据了。

    随后卢盛从容的布置的防御,再之后董卓派遣大军出函谷关,进攻洛阳八关,孙坚只能率兵返回,就更加没有精力去管盘踞在泰山郡的黄巾军。

    泰山黄巾军也因此越发的发展壮大,卢盛的手段比许安要激进的多。

    为了军资,为了粮草,泰山郡内的世家豪强几乎被卢盛杀尽。

    卢盛将大量的田土发给了穷苦的农民,还有那些解放的努力,随后更是在泰山郡的治所奉告开仓放粮,收获了民心,大量的泰山郡民加入了黄巾军的序列之中。

    这一次进攻济北国,卢盛集结了超过十万人的庞大队伍。

    兖州军战败之后,济北国所有城邑几乎都被卢盛占据,只剩下治所卢县尚存。

    济北相鲍信带着最后的三千余名汉兵坚守城池。

    不过陈群不知道是之所以卢县能尚存,并非是鲍信坚守的原因,而是因为卢盛暗地里藏着锐利的尖牙。

    三月十四日。

    兖州军在陈群的带领下,再次击败了卢盛统领的泰山黄巾军。

    这一次卢盛没有在成功聚拢军将,泰山黄巾军陷入了崩溃,军阵瓦解。

    陈群自然是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刻命令麾下的军将趁胜追击。

    在陈群看来,泰山黄巾军不过是仗着人多势众,这几日连番的败绩已经让泰山黄巾军胆寒,泰山黄巾军的溃败理所当然。

    趁胜追击,正是一举击溃泰山黄巾军,收复泰山郡的机会。

    但是曹操却发现了一丝端倪,劝谏陈群收兵,他发现了泰山黄巾这几日似乎并没有力用兵。

    陈群虽然因此有所疑虑,但是泰山黄巾军并不像是诈败,犹豫之下,还是派遣了军兵追击,只是也留下了曹操带领麾下的部曲殿后。

    追击不过十里,斥候来报,在他们的侧翼卢县的南方突然出现了大股的敌军。

    而很快追击的汉军也遭到了一股生力军的进攻,这股生力军和黄巾军打扮完不一样,而且勇猛非常,披挂着的都是汉军的制式盔甲。

    两面夹击,兖州军大败,猝不及防之下军阵被冲散。

    兖州刺史陈群深陷重围,被流矢射中,曹操带领着麾下的军将拼死救下了陈群,但是溃败之势已经无法挽回。

    最后只有八千余名兖州军退回了东平国的富城。

    三月十五日。

    泰山黄巾军攻破济北国。

    陈群也得知了那股怪异的援军是来自何方。

    泰山黄巾军的援兵,正是如今盘踞在徐州北境依附于袁绍的臧霸。

    两面夹击,兖州军大败,猝不及防之下军阵被冲散。

    兖州刺史陈群深陷重围,被流矢射中,曹操带领着麾下的军将拼死救下了陈群,但是溃败之势已经无法挽回。

    最后只有八千余名兖州军退回了东平国的富城。

    三月二十日。

    泰山黄巾军占据了济北国境。

    陈群身上的箭伤溃烂,高烧不退,曹操只能临危受命带领着兖州军坚守城池。

    三月二十三日。

    泰山黄巾军连攻三日不克,兖州军援军至,卢盛遂引兵退去。

    兖州的战事落下了帷幕,但是青州、扬州、幽州、豫州的战事并没有平息。

    十数万人的兖州大战,仅仅只是初平二年混乱的序幕罢了。

    五月六日。

    就在兖州大战刚刚落幕了不到十四天,一场大战也在幽州爆发。

    此前二月之时,陈都派遣使者前往幽州。

    公孙瓒当时已经擒获了刘虞,使者到来,他反而诬告刘虞此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意欲谋反,并于他之前与袁绍大战之时,断绝粮草,不肯援助。

    公孙瓒胁迫了陈都派遣来的使者,将刘虞斩首。

    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忠义愤发,相与就虞,大骂公孙瓒,公孙瓒将其一同斩首,此举也是惹怒了幽州的一众豪强世家。

    公孙瓒扣住使者,并要求封其为前将军,封易侯,并派遣海船运送军资援助。

    直到使者答应,这才放归使者返回陈都。

    刘虞为人宽厚、广施仁义,深得民心,无论是幽州的百姓还是北境的蛮族,无不哀痛。

    公孙瓒占据了幽州之后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

    刘虞被杀,震动北域。

    四月,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人于渔阳郡北部起兵,发誓为刘虞报仇。

    鲜于辅起兵之后,立刻便得到了鲜卑、乌桓各部的响应,麾下的军卒迅速的膨胀,当抵达潞河之时,麾下已经有汉兵、胡兵数万人。

    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带领抵抗,双方战于潞河之北,鲜于辅大败公孙瓒军,渔阳太守邹丹战死。

    公孙瓒不得人心,三郡乌桓对其早有不满,渔阳郡烽火骤起,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反叛,

    乌桓峭王和鲜于辅合兵一处,南下进攻涿郡。

    公孙瓒于是领军北方,意图先剿灭了幽州的叛军,再去进攻袁绍。

    但是此时袁绍已经通过麾下的情报机构魑魅和乌桓峭王、鲜于辅达成了共识,为的就是引诱公孙瓒北上救援涿郡。

    袁绍将麾下的精锐尽皆交给了麴义,命令麴义从渤海郡进军。

    公孙瓒于桓峭王、鲜于辅两人军队于鲍丘遭遇,双方爆发大战。

    就在鏖战之际,麴义领大军赶到,公孙瓒军不敌溃败,鲍丘一战,袁绍军斩首二万余级。

    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公孙瓒所置长官,与鲜于辅联合。

    公孙瓒屡战屡败,麾下部曲却土崩瓦解,根本无法力敌,最后只能是率领残部逃回易县坚守。

    公孙瓒连番遭逢大败,自觉无望争霸,在易县坚守不出,屯田自保。

    同月,十七日。

    孙坚兵出轘辕关,与徐荣两军于河南尹交战。

    徐荣军五万,孙坚军四万,双方围绕偃师、巩县、缑[gōu]氏三地争夺不休。

    袁绍麾下的豫州刺史周昂亦领兵八千相助。

    五月二十九日。

    久战无果,双方军卒都露出了疲态,但是双方都不想轻易退后。

    三城的归属,决定着洛阳的归属。

    这三城无论是对于孙坚还是对于董卓来说,都至关重要。

    徐荣此时终于是下定决心,亮出了最后底牌。

    陈兵偃师以南,与孙坚对峙。

    孙坚也调集重兵,双方于偃师爆发大战。

    徐荣指挥着西凉军步步为营,缓步推进,虽然西凉军之中有很多的新募的军兵,但是董卓占据司隶富裕之地,麾下军兵的武备比之孙坚麾下的豫州兵要好上不少,而孙坚麾下的也有不少新募的军兵。

    战场的天秤慢慢的向着西凉军一方缓缓偏斜。

    最先崩溃的袁术麾下的南阳兵,南阳郡富裕人口众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南阳郡出身的军兵,意志力也稍微薄弱了一些,他们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多少战阵的军兵。

    徐荣没有放弃机会,立即派遣华雄带领精锐的西凉骑对着袁术麾下的南阳兵发起了突击。

    新式马具的消息在这个时候已经泄露,距离凉州之战已经有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天下并没有不透风的墙。

    华雄带领的西凉骑虽然没有如同黄巾军的主力骑军一般,配备着整套新式马具,但是基本都装备着双脚马镫。

    精锐的西凉骑转瞬之间便击溃了南阳兵的军阵,双脚马镫使得马上的骑士能够更为轻易的操纵战马,更好的使力,这也使得骑军冲击力大增。

    南阳兵军阵溃散,孙坚心如死灰。

    一旦南阳兵彻底溃败,那么万事皆休,洛阳地区将会再度落入董卓之手。

    但是这个时候,袁术的表现却是出乎了孙坚的意料。

    关键时刻,袁术并没有撤退,而是指挥着麾下的亲卫列阵反击。

    西凉骑冲散了南阳兵的前阵,冲锋之势本来就已经是减缓。

    袁术指挥亲卫以强弩攒射,西凉骑冲锋之势为之一阻,对于麾下的亲卫,袁术没有吝惜半点钱财。

    他麾下的亲卫尽皆是身披重甲,带坚盾,配利戟,皆是选拔着健勇之士。

    就算其余军众皆溃,袁术麾下的亲卫也没有崩溃。

    西凉骑在袁术亲卫甲士的军阵前方撞了一个头破血流。

    袁术顶盔掼甲,亲持长戟上阵杀敌,终于是唤醒了剩余南阳兵的血勇,战局也因此重新的稳定了下来。

    而孙坚抓住这转瞬而逝的机会,截住了华雄的去路。

    华雄猝不及防之下,被孙坚于阵中斩杀,西凉骑因此土崩瓦解。

    而救援的中郎将张济在半途之中,竟然被一名不知名的汉将生擒。

    当时张济周遭有数十名甲骑环绕,但是却没有一人能挡住那员汉将。

    那汉将突入阵中,直接便将马上的张济从马上拖拽而下,张济的亲卫和麾下的部曲,也被后续赶来的豫州兵冲散。

    转瞬之间,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也幸亏西凉军的主将是徐荣。

    徐荣当机立断,壮士断腕,立即下令放弃偃师城,指挥大军脱离战场,步步为营,生生的止住了溃势,最后带领着两万余名残兵返回了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