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天龙之大醉侠 > 第203章 功成身退
    大同城西门,远在城上辽军射程之外,宋军密密麻麻排列着整齐的方阵。但见阵前一名紫衣官员,将头上官帽脱下交予了身旁亲兵,策马往城门而来。

    城墙上众辽将辽兵面面相觑,宋军围城两天,却从未发起过一次攻击。本拟宋军今日会攻城,不想却上来一名单人匹马的文官。难道是来劝降?众人心中正在各自揣测,却已有雁门关败逃至此的辽军认出了这单人匹马而来的正是在雁门关外独力斩杀辽帝耶律洪基的宋军监军,沈醉。

    当下急忙告知大同守将,守将一听,脸色大变。一见沈醉策马进入了射程,连忙大声下令放箭。一声令下,一篷箭雨带着急速破空的风声呼啸而至将沈醉连人带马淹没。

    城上辽军见沈醉手中并无兵刃,无以拨挡箭支,竟见他也不驱马闪躲,任由这一篷箭雨射至。众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谁料箭支落尽,沈醉却是毫发无伤,便连跨下马匹也没被伤了一根马毛。众人无不心中大惊,面色大变,不敢置信。又是一篷箭雨射去,却仍就如此,直把沈醉当作了鬼神一般,心中满是惊惧。

    他们却不知沈醉如今身具二百五十多年的功力,内力之深厚,震古铄金,无人能比,护身真气张将开来,连人带马一并护住,这些普通军士射过来的箭支如何能伤他分毫。正在城上众辽人心中惊惧之际,沈醉已策马奔至了护城河边。双脚一蹬马镫,离鞍而起,空中一个翻身,已跃过了宽达三丈的护城河。

    城中守将虽也惊惧,却强自稳定了心神,大声喝命众辽兵将擂木、滚石掷将下去,去砸沈醉。沈醉轻巧躲过城上砸下来的大石、擂木,身形一拔,飞身跃起,一下便跃至了收起的吊桥顶上。

    北冥真气自膻中起,转手之三阳,“哧”地一声,火焰刀从右掌中窜出,直涨至三尺来长。沈醉一声轻喝,身形左右一闪,但听“铮铮”两声,吊桥边的两根粗大铁链已被他火焰刀斩断。“砰”地一声大响,吊桥直直落将下去,砸到了对岸,宋军中爆发出一阵震天欢喝。

    斩落吊桥,沈醉收了火焰刀随之而下,轻身落到了城门洞内。站定身形,瞅准门缝,“呼”地一掌拍出。这一掌他用的是“隔山打牛”发力之法,城门毫不受影响,却听“砰砰崩崩”一阵儿响,城门后的门闩、锁链尽皆被震断。再发力一推,两扇厚重的城门呼地便被推开,宋军中又发出一阵儿震天的欢呼声。沈醉推开城门,当先便向仍自惊呆发愣护守城门的辽军杀将过去。

    城外宋军阵前,周侗一声令下,战鼓擂动。周侗长qiang一挥,率先带着卢俊义、林冲及一众亲兵向着已被沈醉打开的冲门冲了过去。身后宋军一声大喊,各自奋勇,随之冲向城内。城上辽军射的几拔箭雨,砸落的大石、擂木虽仍能伤敌,却已是挡不住宋军冲击之势。

    周侗采用的是围三缺一的围城法,大军围住了西、北、南三面,唯留了东门给辽军败逃。城门一开,败势已定。辽军守将倒也是当机立断,也不图死战挽回败势,直接便命众辽军开东门而逃。尽管他当机立断,命令也下的快,城内辽军却仍是死伤不少。他亲自领人断后,掩护众辽军从东城门退走,却被纵马追上来的周侗一枪便挑死于马下。从东门逃出的辽军,却又在城外遇上了南、北两面宋军的截杀,死伤无数。

    大同一战而下,肃清了城门辽军,周侗下令查点死伤。安定下来后,又写了奏章往京中报捷。大军休整一日,留了五万守军,第二日一早便又开拔,一路往辽国南京杀去。沿途又是连克州县。

    与此同时,赵煦又令二十万大军出河间府与周侗这一路夹攻南京。十二月,两路大军兵围南京,不日而克。攻克南京后,两路大军又分路击之。至年关时,已基本收复燕云十六州,将辽国主力赶出了长城外。

    此时,辽国上京已得到了耶律洪基被人斩杀的消息。耶律洪基之孙,皇太子耶律延禧即位为帝,却因其年幼一时难于掌控朝政。朝中主战、主和派争论不休,再加又有沈醉派去辽国上京的时迁等人从中作祟,致使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期间,耶律延禧竟未能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兵。

    自真宗时“澶渊之盟”后,近百年间,宋辽之间少有战事。辽国上层安逸日子过的久了,又多奢侈享受之辈,竟致贪安怕战。再加沈醉又命时迁等人秘密暗杀了几名主战派的首脑,主和派立占上风。年节时,耶律延禧遣使往东京请和。赵煦为接下来的西夏战事考虑,准予请和,辽国归还燕云十六州,尚在燕云十六州的所有兵力部撤出,直撤到长城以外,除此外每年还尚需向宋朝纳贡。议和之后,辽国也赎回了耶律洪基的人头。

    正旦大朝会上,赵煦改年号为“绍圣”,这一年便是绍圣元年。…

    辽兵部撤出燕云十六州后,宋军便即面接收。赵煦下旨封沈醉为燕云经略使,暂主燕云军政大权。元宵节过后,又派去了许多文官,着任命为燕云各州县知府、县令。沈醉也未回京,坐镇南京,年节、元宵便都在南京过的。却是元宵之时,石清露、燕千寻、木婉清、阿碧四女得知他不回,赶在元宵之前一路Feng仆仆到了南京,与沈醉共渡元宵佳节。

    元宵节过后不久,萧峰在大理得知沈醉亲手斩杀耶律洪基之事后,一路迢迢从大理赶了过来。与沈醉一场深谈后,默默而出,然后径往辽国在耶律洪基坟前祭奠一番后,回返大理。回程时,路过南京,却也没再去找沈醉。自此之后,两人关系虽未破裂,却比之以前冷淡了许多,连平时也无书信往还。

    萧峰走后不久,沈醉独身一人,秘密遣入辽境,进入了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落。寻得完颜阿骨打后,以“生死符”控制住。

    与辽议和后,周侗也未回京述职,仍留于燕云训练兵马。正月过后,辽国答应所送的贡品第一批五万战马送到后,周侗更是加紧训练骑兵。

    绍圣元年三月,一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随着沈醉一拳轰开西夏边关城门始,大宋发动了对西夏的面战争。沈醉升任关陕节度使,节制秦凤路、永兴军路、河东路与刚刚收复不久的燕云十六州所设的燕云路四路兵马。重用种师道等长期镇守西北边关,与西夏常有交手的将领,五十万大军面压境。这几乎是西夏国的军队总数,西夏君臣大惊,一面让各部兵马积极防守,一面调援国各路兵马增援。

    正当两国共计近百万大军在边境上激战之时,周侗却率领五万精骑突然从吐蕃与西夏的交界处杀入西夏后方,劫掠粮草,打截粮道,肆意破坏,让西夏政府大为头疼。这却是沈醉通过鸠摩智的渠道与关系,说动吐蕃王,并许以钱粮丝帛才得以让宋军借道突入西夏后方。

    宋、夏两国激战之际,辽国眼见得此大好时机,正欲蠢蠢欲动有所作为之时,女真诸部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之下突然叛乱,起兵反辽,一时辽国大乱。自家后院忙着灭火,哪还能顾得上失去的燕云十六州,只能眼见得这大好时机错过,整备兵马平叛女真。但此时女真兵强马壮,又得沈醉暗中援助钱粮兵器,辽军轻敌,连吃败仗,不断败退。一时间辽国、西夏,皆是战火连绵。

    绍圣二年七月,历时一年零四个月,大宋终于打败西夏,战有西夏境。西夏皇帝李乾顺被俘,赵煦封其为夏国公,家一起质解进京。从此住在繁华的东京城,豪宅大院,高官爵位,做着清闲国公,每年拿着丰厚俸禄,却也不错。

    此时辽国已被女真打的大败亏输,连上京也被攻破,辽帝耶律延禧直逃至中京大定府。正在女真诸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准备一举攻破中京,擒杀耶律延禧之时。完颜阿骨打正当壮年,却突然暴毙而亡,死状欺惨,身血痕。这却是沈醉见时机已到,停了给完颜阿骨打送“生死符”的解药。

    完颜阿骨打突然暴毙,本来正上下一心的女真各部却忽然为谁来当首领闹起了纠纷,争持不下。耶律延禧得到喘息之机,同时意外地获得了宋朝的援助,赠于他粮草军器等战争急需品。耶律延禧得到援助,渐渐收拢败兵,反攻女真。女真各部首领仍自争持不下,各自为战,自不如以前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不再每战必胜,双方各有胜败,混战不休。

    这两大部族连年交战,让草原上的牧民百姓死伤无数,叫苦不迭。而早在绍圣元年十月始,大宋便开始招收草原百姓往中原种地做工。随着两大部族战事的频繁与扩大,越来越多的草原百姓进入中原,收起了放牧的皮鞭,拿起了锄头垦荒种地,或进入各种作坊学徒做工。中原的富足繁华与平稳的生活,让他们渐渐习惯。而大宋朝廷发布的草原民族可以与中原汉族通婚的政令,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决定定居中原,安家置业。

    绍圣二年八月,沈醉辞去了所有官职,与四位娇妻归隐。

    辞官之前,又让神偷门弟子将蔡京、童贯等从历史书上看到过的原北宋六贼一一找出料理了。这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手机站.bsp;n

    苏州太湖诸岛上原是江湖上鼎鼎大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家家业,包括阿碧的琴韵小筑,阿朱的听香水榭等。慕容家事露出逃后部被官府查封,沈醉当官期间,小小的以权谋私,将这些从地方官府手中都要了过来,成了他的产业。又遥命了他苏州的风雷帮弟子将这些地方打扫清理干净,准备与四位娇妻归隐太湖。

    往苏州前,五人却先就近往洛阳一行。原因是石清露久未回她的百花庄,要回去看看庄内近况如何,也顺带看看武松。西夏战事期间,武松也率领了丐帮弟子前往助阵,帮肋宋军刺探军情、通风报信、刺杀敌方将领等等,倒也帮了不少忙。

    到得洛阳后,五人却也不进洛阳城,直接绕城往石清露的百花庄。就此住进百花庄,准备在这里过了中秋后再回苏州。隔日进城去看了武松。

    一日于洛阳城闲逛之时,沈醉竟又在城内巧遇虚竹,却是发现虚竹武功比之两年前在洛阳相遇时并无提高多少。不禁心下奇怪,与之一谈,虚竹告之那四卷《楞枷经》无论怎么看都无奇怪之处。他却还向沈醉道谢,说诵读过达摩祖师手著的梵文原本《楞枷经》后,佛法提高不少。

    沈醉心下有些不信,只道虚竹愚笨,没有发现其中机密。于夜,亲自遣往少林寺藏经阁,寻得了那四卷《楞枷经》后左翻右看,颠来倒去,同样没发现什么奇异之处,才知真的没有。心中叹道:“看来是还没有人创下写进去,‘九阳神功’的出现是在‘神雕’中,距此尚有百余年,应该是这其间有人所创写入《楞枷经》的。唉,网上的那些观点评论不能乱信呀!”只是虚竹没学到九阳神功,他却也没在理会,任其自由发展,做个笃信佛祖的快乐小和尚。

    于百花庄过了中秋之后,沈醉却又决定往大理一行,仍是没回苏州。到达四川成都后,却于成都街市上巧遇了原西夏国银川公主李月儿。西夏灭国之后,西夏皇帝家被质解进京,这李月儿却在京中与石清露、燕千寻、木婉清、阿碧四女相识,并结为好友。

    虽然是沈醉带兵灭了西夏,这位公主心中却对沈醉并无怀恨。她身为公主,从小便被关在西夏皇宫之中,如一只关在笼中的金丝雀,所愿者便是像平民百姓一般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西夏国灭,倒是给了她这个契机。国虽灭却是家未亡,除了祖母李秋水两年前忽然失踪外家人都尚安在,她倒也没什么伤心的。李秋水身怀绝技,平日便是神神秘秘、高来高去的,她也并不太过担心,只以为这位祖母在宫中住的烦腻了,出外游荡四海去了。却不知李秋水已然遇难身亡,沈醉自然更不会笨蛋到去告诉她。

    宋廷对西夏皇帝及皇子看管的紧,严令不准出京,对李月儿这个小女子倒是并不着紧。准她可以出京四处游玩,不过这其中却也有沈醉的关系在内。沈醉本意就是想要将这位与王语嫣十分相像的公主介绍给段誉认识的,现在遇上了,便一力邀请她同去大理游玩。

    李月儿到四川本就是来游玩山水的,倒也曾听说大理风光美丽,石清露、燕千寻、木婉清、阿碧四女也知沈醉动的什么心思,再略一相劝,李月儿便即答应。又同在成都及附近游玩几日,便相携上路往大理进发,顺路又去了峨嵋山游玩一番。

    到得大理当日正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正好沈醉与四位娇妻成亲两周年。只是成亲两年来,石清露、燕千寻、木婉清、阿碧四女无一例外,岂今为止都无身孕。或许是练武的原因,沈醉那方面倒是能力颇佳,以一战四也是并不费力,只是四女却总是不受孕大是奇怪。便是一个有问题,也不会四个都有问题,请薛神医开了几副药也是无效。归根结底,只能说明是沈醉的问题。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沈醉仰天长叹,心中道:“看来我同穿越前辈项某人一样!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没孩子更好,更能与她们四个畅所欲玩。嘿嘿……”

    他们并没提前去信通知,所以到大理时也没人知道在城外迎接。进得大理城后,沈醉带着五女径往大理皇宫圣慈宫。段正淳做了皇帝,段誉成了皇太子,自都是住在宫中。原来的镇南王府改做了附马府,给萧峰一家居住。沈醉那日在南京与萧峰闹的有些不愉快,便没先往附马府去。

    到得圣慈宫前,沈醉正要上前通报,却恰巧碰到段誉从宫门内出来。一见是沈醉,面带惊喜,叫了声“二哥!”上前与沈醉见礼。又要与石清露四女见礼,却是一转眼已瞧到李月儿,不禁面色大变,惊道:“语……语嫣…………怎么……”上前来便要拉李月儿的手。…

    木婉清忙伸手拦住他,道:“哥,认错人了。这位是李月儿李姑娘,只是跟语嫣妹妹长的像,可别失礼了。”

    “啊!”木婉清这一提醒,段誉立马惊醒过来,细看李月儿,确实只是与王语嫣长的很像而已,神情举止却都有不同。忙拱手道:“李姑娘,对不住,我将认错了,一时激动,还请见谅!”

    “没关系的,段公子不必放在心上!”李月儿含笑回了一礼。她在东京与木婉清相识时,便听木婉清说过她与王语嫣长的很像,那时还不信,今日却是信了。段誉与王语嫣的故事,木婉清也曾对她讲过,连段誉都会认错,便可见了。只是心中不禁对眼前这位面目俊俏,却眼神中透着忧郁的男子大感同情。心道他喜欢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便是王语嫣不死,两人也是不可能的。想到这里却对那位还未见面的大理国君段正淳心生怨怪,心道若不是当年到处留情,怎么会有今日之痛,还害了自己的一双子女。

    段誉却是正要出宫往附马府去找萧峰喝酒,便邀沈醉等人一同去。沈醉却说还是先进宫见过了段正淳再去不迟,段誉说是,又领了一行人进宫见过了段正淳,却是不免段正淳又认错了李月儿一回。一番叙话后,便又出宫往附马府去见萧峰。

    段誉进宫前已令了一名御林军士往附马府通报,一行人到时,萧峰与阿朱正牵着已三岁的萧飞,还有阿紫及钟灵及一众护卫随从在大门前迎接。萧远山并不在内,却是听段誉在路上说,萧远山近几月来不知为何竟喜欢上了佛法,每日都要往天龙寺去听几位高僧讲经,多半现在也是去了天龙寺。

    “大哥,近来可好?”沈醉上前去与萧峰见礼,热情如往。

    萧峰看了沈醉一阵儿,终于长叹一声,含笑叫了声“二弟!”

    众人接着又是一番见礼,最后由小萧飞一一向众人见礼,稚嫩的声音与动作,若得众人都是发笑。石清露、燕千寻、木婉清、阿碧四女未能育下子女,都是心中遗憾,更是对小萧飞喜爱异常。

    一行人让进府去,大厅看茶,相叙别后之情。

    沈醉六人到得大理时,却已是午后,这时已快到傍晚,阿朱忙着吩咐下去安排晚宴。吃罢了晚宴,星空之下,萧峰、沈醉、段誉这三兄弟却又在院中石桌上搬了几坛酒,喝酒叙话。

    “咱们三兄弟今日一醉方休!”

    “干!”三人一声大喝,各举一坛酒痛饮,似又回到无锡松鹤楼相识拼酒之时。一坛酒干尽,三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豪气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