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卿本丫头 > 第14章
    &a;a;a;quot;不管?哼!这次可以主持殿试,下次就可以主持国事。别人在觊觎的位置,却茫然不知。叫哀家如何袖手旁观?&a;a;a;quot;

    第25节:我忘了有个人在等我(3)

    &a;a;a;quot;我知道怎么处理。母后无须太过操心。母后若能袖手旁观,孩儿就已感激不尽。&a;a;a;quot;太子冷漠的脸上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感激之情,有的,只是对母亲的疏离。

    我给的意见是不是很烂

    50

    阿彩三步并做两步一路小跑来到她跟平王约好的地方……

    宫墙下,芳草萋萋,人已无踪……

    阿彩仍然提着裙角呆呆站在原地……

    对不起,我部精力都用去应付殿试了,忘记了我的约定,等了很久吗?

    ……

    平王此刻正在紫宸殿,向皇帝禀报算科三甲。

    皇帝放下手中三份答卷,频频点头:&a;a;a;quot;平王,完成得很好。听奉大学士说第一次主持殿试就颇有大将之风啊,不愧是朕的儿子!朕要再给一个重要的任务,带领五科殿试三甲与顶级工匠们将我朝独步天下的学识与工艺带给已接受册封的番邦,有没有勇气接受这个挑战?&a;a;a;quot;

    &a;a;a;quot;儿臣谨遵父皇之命。&a;a;a;quot;平王抱拳受命,眉头微皱。

    太监报太子在殿外等候,皇帝宣太子进殿。

    太子进来后将殿试结果交由皇帝过目,未说只字片言。

    &a;a;a;quot;朕等候多时仍未见人,听说是皇后叫去了,所以让主考官先行禀报了殿试情况。&a;a;a;quot;

    太子欠了欠身,表示了迟来的歉意。

    &a;a;a;quot;御史台对武科的结果有不同的意见,韦御史,把的意思说给太子听听。&a;a;a;quot;

    &a;a;a;quot;殿试的三甲将在三军中担任要职,得以重用,三甲中竟有两名是胡人,微臣以为,实乃一大隐患,微臣惶恐!只怕会引狼入室啊。&a;a;a;quot;

    太子仍未有只字片言。

    &a;a;a;quot;朕的太子就是惜字如金啊,将来做君王的时候可不能如此寡言少语,朕让太子妃辅佐主持进士科殿试也是仅此一次,下不为例。&a;a;a;quot;皇帝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a;a;a;quot;来,畅所欲言,说出的看法。&a;a;a;quot;

    &a;a;a;quot;任人唯贤,本不应有汉胡之分。民族之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彼此发展进步。&a;a;a;quot;太子言简意赅地说着自己的观点。

    &a;a;a;quot;好!&a;a;a;quot;皇帝激动地站起身来,&a;a;a;quot;我泱泱大国就应有如此开放的胸襟与兼容并包的气度!一来唯有恩威并济,方能威服四方!二来唯有民族平等,集聚无数的文臣武士而国力实力才能冠于天下!三来,我泱泱大国应以诚信为本!殿试结果已出,就应遵从事实!&a;a;a;quot;

    &a;a;a;quot;吾皇万岁!&a;a;a;quot;臣子们纷纷跪下致敬。

    平王神色凝重,欲言又止。

    51

    入夜。未央宫。平王在房内来回踱步。

    一旁默默帮平王收拾行囊的筱儿觉察到他的焦躁。

    &a;a;a;quot;仪君,何事烦心?&a;a;a;quot;筱儿开口了,清冷的眼眸好像能看穿人心。

    &a;a;a;quot;没什么。&a;a;a;quot;平王掩饰着,&a;a;a;quot;东西先别收拾了,我不一定会去的。&a;a;a;quot;说完走了出去。

    ……

    平王又沿着宫墙在草径中慢慢地走,这次,他没有了目的地,手指在宫墙上轻轻划过,心事重重:事关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要不要跟父皇说?说了只会让他对我更感失望,不说,我会对自己失望。

    突然,一个黑乎乎的人影晃过眼前。

    走近一看,竟是阿彩!

    &a;a;a;quot;一直在这儿等我??&a;a;a;quot;平王莫名的感动。

    &a;a;a;quot;谁会这么笨一直等啊&a;a;a;quot;阿彩满不在乎地撇撇嘴,&a;a;a;quot;我去吃了个饭,洗了个澡,才过来的。而且也不是等,是对着太子很烦,知道吗?&a;a;a;quot;

    &a;a;a;quot;可我早上就是这样一直等,现在也是专门过来看看在不在这儿,幸亏在,否则我又得一直这样等下去了。&a;a;a;quot;平王故意深情地看着阿彩说着深情的话。

    &a;a;a;quot;哦,这样啊,那我给赔不是吧。&a;a;a;quot;阿彩却完不解风情,学着男人的样子作揖弯腰赔罪。

    平王看着古灵精怪的阿彩,笑了,笑容迷人。

    &a;a;a;quot;流星!&a;a;a;quot;顺着阿彩的手指,平王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再看看阿彩,看见流星没有一丝的兴奋,竟是一脸哀伤。

    &a;a;a;quot;快许愿吧,许愿之后把愿望告诉我,就灵验了。&a;a;a;quot;平王逗着她。

    &a;a;a;quot;许愿?!们这儿看见流星就要许愿的吗?&a;a;a;quot;阿彩很不解,&a;a;a;quot;我们那儿看见流星,就是又有一个人死掉升天了。&a;a;a;quot;

    &a;a;a;quot;升天做神仙不好吗?&a;a;a;quot; 他带着迷人的微笑问她,风度翩翩。

    她竟是看都不看眼前迷人的男子,只顾自说自话:&a;a;a;quot;不好。结结实实地活着才好。这个死掉的人肯定宁可活着陪伴亲人,也不愿意死掉升天的,想想看,那些亲人该有多伤心。如果是个男人,他的孩子没了爹会被人欺负;如果是位女子,她的孩子没了娘就没人心疼。很惨的……&a;a;a;quot;

    平王呆呆望着身边那个絮絮叨叨的女子,笑笑,良久无语……半晌,默默地道:&a;a;a;quot;也许某天,天上会划过很多流星。&a;a;a;quot;

    国家百姓?父皇的信任?这是一个太难的选择,但我想我知道该怎么选了。

    52

    平王辞别阿彩后,来到了皇帝的寝宫,仁寿宫太极殿。

    皇帝正在批阅奏折。

    平王跪在地上:&a;a;a;quot;儿臣想跟父皇单独谈谈。&a;a;a;quot;

    第26节:我忘了有个人在等我(4)

    皇帝支走了掌灯的太监、摇扇的宫女,独留下了平王。

    &a;a;a;quot;父皇,今天紫宸殿上的事,儿臣有不同的意见。&a;a;a;quot;

    &a;a;a;quot;什么不同意见?说说看。&a;a;a;quot;皇帝一副很开明的样子。

    &a;a;a;quot;一,过分重用胡兵胡将而不加以限制,汉兵汉将得不到锻炼,作战能力日益下降,长此以往,能征善战的军队基本都是胡人,一旦有了异心,后果不堪设想。二,不设防的民族政策,四处传播我国遥遥领先于四夷的文化与技术,致使周边四夷快速发展,游牧民族的优势大大加强,我们对游牧民族原有的优势消失殆尽,而我们的武力又不足以力大化夷,将后患无穷。&a;a;a;quot;平王娓娓道来,冀望能说服父皇。

    &a;a;a;quot;先帝能用胡兵,朕为什么不能用胡将?胡人骁勇善战,能为朕开疆辟壤,有他们在我们才无须惧怕四夷;而四夷已经接受册封,顺归我朝,成为我一国之疆,把文化技术传给他们让他们过上与长安百姓一样的生活才能国康民安。&a;a;a;quot;皇帝试图说服儿子。

    &a;a;a;quot;但是对于异族,不得不防啊,父皇!&a;a;a;quot;平王的忧虑溢于言表。

    &a;a;a;quot;在士族与权臣眼里,我们就是异族!那些士族与权臣们认为我们李家母系上有鲜卑血统,不是正统的汉人,作为皇帝,朕一直都不能挺直腰杆说话,能明白朕这番用心良苦吗?胡人能做将领,我们李家做皇帝就更是天经地义!民族融合的步伐越快,士族权臣们的汉人特权削弱的部分就越多,我们的腰杆子就会越直掌管天下就会越顺!&a;a;a;quot;皇帝开始激动。

    &a;a;a;quot;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发生战乱,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我们李家既为一国之首,就更应该尽量避免战祸的发生!不能置天下人于水深火热中!&a;a;a;quot;平王也开始激动。

    &a;a;a;quot;战争从来避无可避!对待胡人、四夷最好的策略是同化,防止战祸的最好方法是恩威并济!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也能从军从政,他们也能享受到同样的文化与技术!这个国家他们也有份!&a;a;a;quot;皇帝揪起了儿子的衣领,声色俱厉。

    &a;a;a;quot;表面上看是恩威并济,却会使四夷速起,为祸后世!我们纳胡人为我朝子民了吗?没有!受封的番邦仍然是番邦,百姓们仍然歧视胡人,民族间的敌意仍然存在,胡人就是胡人,汉人就是汉人,流着不同的血液有着不同的文化,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心甘情愿仰异族鼻息看异族脸色过日子,一时臣服只是时候未到!如若我们不能防患于未然,一旦亡羊,我们不会再有补牢的机会!&a;a;a;quot;平王面无俱色,字字千钧。

    &a;a;a;quot;退下!不识好歹的东西!&a;a;a;quot;皇帝把桌上的奏折扫到了地下,脸早已涨得紫红。

    53

    早朝。

    紫宸殿上,皇帝宣布平王身体有恙,由上官太傅顶替平王带领殿试三甲前往友邦。

    ……

    坏消息总是比好消息多长一双翅膀。这个事情很快传到了后宫。

    贵妃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未央宫。

    &a;a;a;quot;仪儿到哪里去了?一大早就不在房里?&a;a;a;quot;贵妃问一人在房中看书的筱儿。

    &a;a;a;quot;上官筱儿拜见贵妃娘娘。&a;a;a;quot;筱儿放下书跪在了地上,&a;a;a;quot;回娘娘,我不知道。&a;a;a;quot;

    &a;a;a;quot;他是不是生病了?&a;a;a;quot;

    &a;a;a;quot;回娘娘,我不清楚。&a;a;a;quot;

    &a;a;a;quot;他是夫君!一句不知道一句不清楚,怎么做人娘子的?真不知道仪儿为什么要选,既非皇亲又非士族,既无才能又不贤慧,整天捧着本烂书读个什么劲!&a;a;a;quot;贵妃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筱儿暗暗咬住了下唇,叩头认错:&a;a;a;quot;是,娘娘教训的是。&a;a;a;quot;

    &a;a;a;quot;母亲不用指责她,是我出去并未告诉她,我的身体亦无恙,这是父皇的一个托辞罢了。&a;a;a;quot;平王不知什么时候已出现在了门口。

    见到儿子无恙的贵妃转怒为笑:&a;a;a;quot;这就为了袒护娘子责怪起母亲来啦。&a;a;a;quot;

    &a;a;a;quot;岂敢。&a;a;a;quot;平王有点尴尬,&a;a;a;quot;只是不对的是儿子,母亲要怪就怪儿子吧。&a;a;a;quot;一边说一边把贵妃扶到椅子上坐,并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地告诉了母亲昨晚自己与父亲的对话经过。

    &a;a;a;quot;我不知道们谁对谁错,国事我也不清楚,我想跟说的是,父皇心中决定了的事,何曾被人说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