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歌 > 第十七章:兵甲之事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十七章:兵甲之事

    各色釉彩大瓷瓶的出现,使得皇宫瓷器收藏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汝、官、哥、均、定,五窑瓷器,谓瓷中之宝。宫中历来积存了不少,如今再加上童宾的‘瓷母’,皇帝很有开一个博物馆的心思了。但为了保证自家的技术不外流,皇帝暂时按下了这种冲动。而只是赏了童家一个荣誉:

    钦赐童家祠堂可用‘垂花门’的奖励。

    周延儒叫马世奇寻找大瓷瓶的目的很简单:马世奇是什么人?聪明、博学、好动、勇敢,能文能武,长得还帅气,这样一个偶像级人物,不点状元郎太可惜了。而且最关键的是,马世奇的兴趣爱好,同皇上还挺一致,这不,连大瓷瓶都给您淘换出来了,可见,这是一个合格的文臣书友啊!

    他的心思小朱皇帝自然明白,所以,小朱对明年点马世奇当状元郎的承诺,不会改变了,这其实也是小朱对钱谦益的承诺。想通关节,皇帝也就将部的心神,放在欣赏大瓷瓶上面了。

    ……

    正在皇帝忙忙活活不知所谓的时候,贺逢圣、洪承畴、梁廷栋这几位阁臣重臣,联名上奏。

    “吾皇既想以战促和,便应该集中精神,为开战做好准备,再不能这么无所事事的瞎晃悠了,瞧这些天干的好事,要么就是强索宫女,要么就是举办音乐会,不是玩瓷器,便是引进标点的,这对大明的战事有什么好处吗?赶紧抓紧时间,备战备荒才是正理啊!”

    这份奏折,内阁首辅温体仁可不敢轻易置喙,在票拟上写上‘谏诤善语’四个字之后,就转给方正化送皇帝批阅了。

    皇帝拿到这份骂人的折子,心中苦笑,连忙把洪承畴召进来讨论,为什么要找洪承畴呢?因为这第二届内阁的搭建之初,就没准备打仗,但人算不如天算,林丹死后的蒙古格局,必须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主体来通盘统筹,要么是大明,要么是后金,所以,必须再次开战。而一旦开战,现任大臣中,只有洪承畴能当大任。

    额哲汗继位大典再有半年左右就举办了,从舒烨稷传来的消息看,这次大典,蒙古各部族派代表来是肯定的,但要他们认额哲为草原共主,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额哲信奉黄教,如果不是额哲属于成吉思汗的嫡亲血脉,如果不是额哲的背后,有大明的帮衬,恐怕这次大典的规模,都不会很大。

    为了实现大明早在2百年前就设定的政治企划,以蒙古治蒙古。大明必须要有所行动,运作的目的,就是面掌控蒙古。通过额哲汗,来遥控蒙古。这是2百年来的政治企划,也是孙承宗和钱谦益做的政治蓝图。

    而以洪承畴与皇帝为首的鹰派来说,借用‘额哲继位大典时,遭受蒙古各部族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开启战端,以战促和。才是最佳方式。

    当两种政治企图产生抵触时,就看谁的政治影响力更大了。或者说,谁对谁的心理阴影更大一些。

    像钱谦益、孙承宗这样施加于君主心头,政治影响力的阴影,存在于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政体之中。每一个政体模式下,这种老臣的阴影,普遍困扰着所有的当政者。

    为了摆脱这样的阴影,很多人都采取最直接的方式——杀人。接班人杀老臣,新人杀旧人。但这种方式,是最野蛮也是最难成功的。

    那么另外的方法是什么?继任者的政治能力,无论是否超过了前辈,他突破桎梏、先破后立的最柔和方式,就是自己培养和提拔新人。或者说,寻找奸臣来帮助自己。

    我们说过,洪承畴是个政治赌徒,因此,洪承畴在温体仁、周延儒互相争风吃醋的时候,另辟蹊径的进行了运作。

    当然,并不是只有温体仁、周延儒、洪承畴这三个人在运作,其他的的阁臣九卿,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在筹备。为面开战,做好更多的准备工作。

    洪承畴做了三个工作。

    1.武备的驯良。无论战争手段如何演变,有一条战略是亘古不变的。——精兵战略。这条无需多言。

    洪承畴对精兵战略,是执迷不悔的,他在兵部尚书的任期上,一共训练了8支精兵:孙诚、唐栋、贺赞、王来聘、徐彦祖、申甫、黄得功、曹变蛟。这八个人统领的手下,都是一军3营的建制,总规模是9.6万人。

    出于令人遗憾,但可以理解的原因,洪承畴刻意摒弃了刘良佐、满桂、左良玉这样已经成名的将领,甚至,他抛弃了一直给他鞍前马后忙碌拼杀的曹文诏。他其实,还抛弃了一个人,周遇吉。

    2.盘查天下田亩,这事儿已经操作很长时间了,将近两年了。洪承畴明察暗访了很多很多的豪族大户,这些人夺占的田地,也都摸的差不多了。而且以董其昌为标准案例,也已经出现了。所以,洪承畴挥向地主阶级的钢刀,已然高悬。

    但大户们,不是傻子,正是感觉到洪承畴的这些小动作,才导致最近的官场中,支持国家开战的声音,突然大增。

    因为在正常的思路下,国家远征,当政者为了保证前线的胜利,通常会对国内采取安抚与稳定的怀柔手段。豪门寄希望国家尽快开战,以阻挡洪承畴的土地改革。

    但洪承畴却敢反其道而行之,这就又回到了第一条:精兵战略。

    精兵战略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出战人数少,这样就可以让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余力,来应对国内的突发事件。八支精锐部队远征之后,国内的曹文诏、满桂、左良玉、周遇吉等人,其实力,足够国家攘外安内的了。

    而且国家还有了一个任谁也不能阻拦的借口‘一切为了战争’。以此借口,把那些‘发国难财’的地主老财,给端了。这个远征,抄田的两步走方略,被洪承畴称作‘顺水推舟之计’

    洪承畴做的第三件事儿,是去了趟河套镇旁边的一座新城——六娘娘城。

    乌云娜的部落,原本不在河套的,但出于某种已知的原因,乌云娜征得了苏泰太后的同意,将自己的封地迁移到了河套镇附近,刚好这里原本有个小镇子,苏泰太后索性连这个镇子都送给她了,她的太妃府,就在镇子中央。这些年,沿着长城,从河套至归化城的广大区域,定居的耕种性牧民,越来越多了。还有很多汉民,也迁移至此,开荒垦田。因此,汉化的地名也就越来越多。

    乌云娜的这个小镇子,被大家起名为:六娘娘镇。汗!虽说不是很好听吧,但倒是挺好记的。

    而互市,也正式由北三关,迁移到了六娘娘镇了。舒烨稷说是‘为了方便’,因为河套这边水草丰美,互市的牛马,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修整。再说了,北三关的建设初衷,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而迁移到曹变蛟坐镇的河套这边,就显得很柔和了。因为这里到现在还被称作鄂尔多斯草原。

    但这只是官样文章。实质上,在蒙人世界和汉人世界,都在传说着一个绯闻。呵呵!要说起来太傅宰桑,迎娶故汗的旧妃,也属于正常现象,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而已。

    洪承畴去六娘娘城,不是为了盘查舒烨稷的风流韵事,他是考察蒙古形式去了。回来后,洪承畴自信满满的提出了十六字真言:

    “蒙古之局,百年良机。精兵以讨,联兵而征。”

    “既然要联兵而征讨天下,干系庞杂而度算难明,还是要多方咨询才是。”

    “是,陛下所言极是,此等事宜,当不得一两人来定的。”

    “那便这样,明日宣旨,诏天下督抚,以年节返京述职为机,齐聚京师,共议大事!”

    “吾皇圣明。”

    于是崇祯皇帝,便指示一旁的方正化,代为批红,就定在年前的最后一个上朝日,进行备战事宜的讨论。

    腊月23是小年,因此,从腊月23日起,文武大臣们没事儿就不用跑皇宫门前晃悠了,内阁的人也可以偷懒睡觉。

    所以,腊月22日的早朝,皇帝和兴致勃勃的大臣们,开始了讨论。

    “列位臣工,在开讲之前,朕有个提议,跟大家商量商量。”

    “臣等恭聆圣谕。”大臣们很是有气无力,大家对皇帝这点伎俩,早产生审美疲劳了,更何况这还算不上什么美。

    “列位臣工,朕想啊,这每日早朝,能否拖后一两个时辰啊?”

    呵呵,一个时辰是俩小时,皇帝开口就拖两个时辰,估计这事儿悬。

    “皇上,早朝听政,实乃顺时应天之举,岂能轻易更改啊!”

    “是啊,皇上,勤政方能爱民,吾等不累。”

    呵呵,这话都说出来了,可见大家的凡响都不是很热烈。但毕竟明代的大臣们,为了礼仪的需要,往往要凌晨一点来钟,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好赶到午门去排队,这确实是有些艰苦。因此,皇帝转换了一个方式说道:

    “呵呵,朕只是想先问问大家的意思,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的话,那么早朝之期,照旧便是,如果大家同意更改,也算朕体量列位臣工的一件事儿。”

    “臣等多谢皇上!臣等愿依祖制。”

    “呵呵,不忙,不忙,如今大明天下,时常听闻有金钱石子论事之法,不若这样,列位臣工现在就做个明断,同意早朝压后一两个时辰的,就投铜钱于…”

    说到这,皇帝冲杨春一使眼色,杨春立刻抱出了一个大酒瓮,瓮口斜冲下,展示给大家,用以告诉大家,这个酒瓮之中,空无一物。

    “对,就投在这个酒瓮之中,如果不愿意早朝压后的,便随便投一件东西进去,玉石啊,碎银啊,都可以,铜钱朕这里有,杨春,先把酒瓮放下,每位爱卿都发一枚铜钱过去。”

    “遵旨!”

    杨春长的很富态,连忙笑嘻嘻的从怀中,拿出了一贯铜钱(1千枚),然后挨着个的发给大家。

    “皇上,此等事情,莫要儿戏啊!”

    是刘宗周出面置疑皇帝的提议。

    “呵呵,刘卿家此言差矣,如今金石断生死,已经是大明习法了,难不成,这起床的时间,比生死还重要?”

    “哈哈哈!”群臣都哄然叫好,就冲这些人的这副嘴脸,就不难猜到,一会的投票结果将会如何。

    果然,大家乱哄哄的投完票,皇帝领着这群家伙,推着杨春就出了皇极门,来到金水桥前的小广场,杨春哗啦啦的就把里面的东西给倒了出来。

    好家伙,一大堆的铜钱里面,可怜的一点物件,玉籽料把件两个,寿山石钮章六件,折扇一把。哦!!!这么冷的天,居然还有人带扇子?!!眼睛七副。散碎的银子共计12两。除此之外,就是优质新铸的洪武通宝了。

    投票结果,用脚后跟儿琢磨都知道了,大多数的人都同意将早朝的时间推后。

    “哈哈!”

    皇帝朗声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枚大明通宝(海事银币)的象牙母钱,施施然的投到了那一堆‘选票’的上面。

    “世风日下啊!想不到,我刘起东,竟然跟一群宵小共济一堂,真是悲哀啊!悲哀!”

    刘宗周的捶胸顿足,丝毫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呵呵,皇帝也不在乎这些朝臣中有多少伪君子,反正这件事儿就是这样定了,当即下旨:

    “传旨,既然金石之法已定结论,自明年起,早朝推后至辰时二刻,钦此!”

    “臣等多谢圣上体谅之心!”

    辰时正刻按后世算法,是7点整,辰时二刻就是7点半。皇帝耗费了九年多的时间,终于是将作息时间给变过来了。心情大好,连忙招呼大家。

    “好了,此事计议已定,谁的物件谁拿走,铜钱愿意拿的,也都拿走,咱们君臣回皇极门正殿议事吧。走吧,走吧。”

    身后杨春乖巧的扽了一下皇帝的衣角,才算把皇帝略显嚣张的气焰给灭下去。

    朝堂上的大家伙,都心情大好,大家都很热烈的讨论起来。

    既然想以武开万世太平,就意味着穷兵黩武,所以大家讨论的焦点就集中在:

    打几年?

    打谁?

    怎么打?

    谁来打?

    打成什么样?

    1、2、3……一共是五方面问题。但皇帝知道,这些人都在起哄架秧呢,真正的正主还没出手呢!

    果然,等大家讨论的快成蛤蟆坑的时候,郑三俊,清了清嗓子,站了出来。一时间,朝堂上竟然鸦雀无声。

    “皇上,大明以武立国,以法治国,于今虽有万邦朝奉,亦有鼠辈觊觎,是以,开战立国本一议,臣是附议的。但是,大明旱灾连绵,如果不积存实力,穷兵黩武,势必要动摇社稷滴。因此,臣恳请皇上,定要三思而行,谋定后动才是!”

    “说的好,郑先生所言,句句肺腑啊!”

    这是皇上嘴里说的,心里面说的却是‘我还能不明白这个理儿?关键是怎么积存实力啊?’

    “谢皇上!”

    郑三俊谢过之后,长揖一礼便回去了!

    皇上心里这个气啊!差点把鼻子都给气歪了。

    不过这样倒好,因为这样的国策会议上,讲虚话总比不讲话好,况且老郑还是支持皇上想法的,所以也就原谅他了。

    有一点要说明,大明朝的君君臣臣,个个都是鹰派,所不同的,就是聪明的鹰派和愚蠢的鹰派之分,这份民族气节,还是应该表扬的。

    现在好了,皇上主动提出倡议,希望通过主动出击,为子孙后世,打出数百年的安宁来,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运气,能够成为争盟定策的臣子滴!

    一旦大明主动出击,而且还赢了,那今日这些文臣武将们,都将在历史上拥有荣光。

    但现在的问题是,光想着吃了,没想着做。

    说开打容易,皇上一句话,臣子一阵喊,这事儿就能定下来,但前提是怎么才能保证胜利的到来?这才是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好在愚蠢的鹰群中,还是有那么几只聪明的,

    “启禀皇上,臣有四正六隅十面网之法,陈于庭上!”

    说话之人是湖广、川贵总督,杨嗣昌。今天这次大会,不单是杨嗣昌来了,卢象升、熊文灿、袁崇焕、李邦华、毛文龙、郑芝龙、陈奇瑜,满桂、曹文诏、左良玉、这些外放的大臣们,都回来了。

    之所以皇上前段时间,不着调似的瞎忙活,其实就在这打着伏笔呢!作为年轻的君主,28岁的小朱,非常希望,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将这些名臣都集中在一起,共同制定出一个长远规划,以便为大中华民族开疆辟土,成就辉煌。

    小朱自知能力有限,也知道现在的内阁成员,对军事不是很门清,所以才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以便为这么老些的能臣名将,创造一个济济一堂的机会。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地把事情办好。

    杨嗣昌的思路是这样的:

    “皇上,所谓四正,乃栈道、兵甲、银饷、约盟,现如今,大明官道河运,已初具规模,一旦官道亨通,河网遍布,则可集天下之兵,供天子驱策。此为粮道者。迅雷光启、穆刀软盾。更有强弓新车千里镜,兵锋之盛,千古所未有,此为兵甲者。商事海事、制钱银圆,皇庄新粮,国家府库丰足,更有伤骸进京夸功,功德林安享身后,诸将士无不感佩五内,此为银饷者。南洋诸岛百业兴盛,虽有仁人志士之功,亦不失西番各国帮衬,是故,出境征讨,不可无盟也。现蒙古安乐、西显、济北三王,朝鲜凤坪君,青海喇嘛教宗,此五人,皆应为大明之盟属矣!

    此为四正,四正不发,则六隅难明,是故,臣叩问天听,甘愿抛砖引玉,还请陛下与诸位大人不吝赐教。”

    “啊!啊!”

    杨嗣昌边说,一旁的杨春便用小朱笔,将他说的那些话,在折子上帮小朱给画下来,然后杨嗣昌发表结案陈词的时候,赶忙将他手中的折子与皇上书案上摆放的那份,做一个替换。

    杨嗣昌这样的奏表,一般都要事先誊写三份到四份的,分别交给不同的人。

    内廷这边都知道小朱皇帝在上有那么点儿困难,所以他们每次早朝时,都会替代通政司的职能,这样,小朱御书案上的是提交给他的,杨嗣昌手中一份是一会要提交内阁的,随堂的太监手里,则是给通政司的。

    杨春标画之后,小朱看起来就方便多了,看完之后,连连点头,杨嗣昌这篇论文,足以媲美‘国家安报告了’。

    “啊杨爱卿啊,想来这些年,在湖广着实是下了番功夫啊!”

    皇上一开头,底下人就好办了,大家纷纷出言夸奖他,其父杨鹤的名声好,人缘也好。杨嗣昌仕途顺利,祖荫深远,为人难免有点骄傲,所以,夸奖他的人中,并不包括洪承畴和熊文灿。

    “回皇上,杨大人所言,句句珠玑,实在令臣等佩服。只是不知六隅为何?”

    “是啊,杨嗣昌啊,就快快说吧。”

    一边的杨春,立刻左手擎着奏折,右手拿着小毛笔,蘸好朱砂,做好标画的准备。

    “回皇上,所谓六隅,乃筹练、联兵、诛讨、离间、定制、恩威。

    我大明火器最强,但更替日短,士卒尚未面熟悉,况且火器两发之间,时刻颇长,更换弹药期间,往往敌将会趁机取势,因此,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操练兵备。此操练时日,不可太短。

    联兵,应对约盟,联兵出征,可事半功倍。

    诛讨,外番胡虏,氏族众多,一概灭之,有失仁德,愿受我大明教化者,理当与之约盟,冥顽不灵者,理当诛杀缴清。

    离间,攻城攻心,术算无度,如若可以任其内讧,而大明可坐收渔翁之利矣。

    定制,大明为宗主,诸番为从属,宗主所享,从属所献。纳百川以为海,税万邦以为朝。是为定制。

    恩威,臣尝掩史而兴叹,汉之强,唐之兴,为何止匆匆百年,便屡有五胡之乱?论汉唐之初,四海臣服,莫敢直视。论汉唐之末,遍地硝烟,明堂颓败。此等憾事,皆因国强之时,疏于种祸于胡者。

    臣有一策,斗胆献与皇上,今后若有所服之胡众,概分为新、细两等,以归化之新族,统管辖理冥顽之细族。这样,新细二族,皆要依附大明,以抗另族。纵使将来国力暗弱之时,利用新、细二族之间的隙怨,也依然可以游刃其间。

    而世人蒙昧,则必趋利避害,前有马市通商,使夷狄亲近汉家。后有南洋药政,使诸岛向往中华。近日,徐光启老大人,成书《北棉录》,文中,于棉花粮辎等物的栽培,多有心得,借此说,以棉粮送与新族耕种,是衣食之利。通商互市,是钱财之利。有此二利,则既可以体现吾皇仁德之心,又可将游牧转为定民。消弭其暴戾之气,使之新族臣服我中国,不谬矣。”

    ……

    杨嗣昌说完了,他说完之后,一众群臣已经是嗡嗡声一片了,但仍然有少数的几个人,很遗憾的发现,群臣是已经听明白了,而皇上呢?举着奏折边看边听,结果是听也没听清,找也没找到。正在那里发愣呢!

    一旁的杨春趁着群臣低声讨论的光景,连忙上前将标画好的奏折递了过去,小朱比照着标有红线的文字,看了半天,总算才摸清点脉络。

    注意哦,小朱不是太笨,杨嗣昌的前五项,他都明白,无非就是训练士卒,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该杀的时候不要手软,该放的时候不要疑惑。能挑拨离间,就绝不假仁假义。将来在征服地施行重税,以为天朝服务。

    这几点非常容易理解,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第六条:恩威。小朱看了半天,才算明白过劲来。

    看清楚杨嗣昌的法子后,小朱心中立刻想到了比利时人曾经在卢旺达施行过的手段。

    因为从历史上看,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是比较成功的方法。除非像杀印第安人那样玩种族灭绝,但美洲殖民者灭了三、四百年,最终也没灭干净,虽说印第安人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但这名声算是彻底玩完了。

    而比利时人的政治模式,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

    因为比利时人在军事胜利之后,强行按照身高和鼻梁宽度,将卢旺达的原住民,划分成了胡西族和胡图族。用人数少的胡西族人,来统治人数多的胡图族。

    几百年之后,这两个人为划分的种族之间,埋下了刻骨的仇恨,然而在这样的内讧背景下,不论是胡西族还是胡图族,仍然要给比利时人三分薄面,甚至还要依靠比利时的立场,来为自己张目。

    而拉拢腐蚀新族的糖衣炮弹,就是将汉家的棉花栽培技术,传播给对方,使得对方因为种植棉花,而生活无虞。生活安定的民族,也就不再拥有威胁性了。其实杨嗣昌的意思,还不止棉花一种,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植物。但小朱皇帝之听懂了棉花,好在意思理解上,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偏差。

    试想,胡图族胡西族是同根同源的兄弟,还闹成这样,更何况蒙古和后金了?

    后金中著名的叶赫那拉诅咒,甭提多牛了,以至于到了那最后的时刻,还有人拿这说事儿呢。这句诅咒的原话已经不可考了,只有大概的意思如下:

    “叶赫那拉的子孙,即便只剩下一名女子,也一定会杀尽尔等。”

    呵呵,现如今的后金那边,叶赫族人可是还有不少呢,当初被征服时,所留下的血迹,还没有干涸呢!显然,叶赫族人,就极为适合‘新族’的标准。

    蒙古那边更甭提了,各大部落之间的始祖,都能靠上铁木真,但这种现状却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人人都可以跳出来,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其他人反对别的可以,唯独这条却永远不能反驳。因为这的确是事实。

    而只要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就拥有成为草原共主的资格。这其实也恰恰解释了,为什么成吉思汗家族自第四代开始,就不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邻近政权,产生威胁了。

    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家都忙着内讧去了。

    这样来看,奥巴的多罗特部、却图的土谢图部、包括额哲的察哈尔部都拥有新族的资格,并且蒙古太大,起码要四个部落以上的人,才可以保持平衡。

    以此类推,俄罗斯境内的种族很多,100多个,俄罗斯联邦是由基辅公国发展过来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就是两大种族,白俄罗斯人,是这两大种族,与北欧人混血产生的新兴族人,所以如果扶植俄罗斯境内的‘新族’,白俄罗斯人最适合。

    想通了这几条关键点,小朱很高兴,他拍着御绿色∷之法,果真是好计较!朕心甚慰啊!朕心甚慰啊!”

    然而,皇上的话音未落,一旁有个声音响了起来:

    ……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